关于2021-202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声测管行业高峰生产的通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继续巩固声测管去产能成果,切实做好2021年声测管产量减少工作,促进声测管行业减污降碳协调提高效率,促进优质发展,不断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声测管厂家2021-2022年采暖季实施高峰生产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坚持以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全面贯彻金平实习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声测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声测管行业碳高峰碳中和,促进行业优质发展。重点关注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供暖季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城市、重点企业、重点时段,结合能耗、环保绩效、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因素,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措施实施差异化控制,避免一刀切。抓住炼铁的关键环节,按照可操作、可验证、可统计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加强事后监管。
实施范围。实施对象为声测管冶炼企业。实施时间为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实施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
确保本地区声测管产量减少目标任务的完成。各有关地区声测管厂家错峰生产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同期声测管产量的30%,目标是减少供暖季节空气污染物排放。
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供热季节高峰生产,制定省市高峰生产计划,指导城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引导声测管厂家提前规划,科学组织,有序实施,确保安全生产。2021年10月20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提交2021-2022供暖季声测管行业高峰生产计划。从2021年12月开始,每月15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提交上月高峰生产进度。
做好分类实施。重点实施长流程企业高峰生产和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废钢短流程炼钢企业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但必须保证高峰生产期声测管产量同比不增加;b、b、c、d级企业根据不同的环保绩效评级和目标任务实施差异化高峰生产比例。环保绩效评级越低,高峰生产比例越高;对于2021年以来的中央环保督察,声测管去产能回望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产能利用率超过120%,未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声测管行业标准公告的声测管厂家增加高峰生产比例。企业环保绩效水平以2021年10月10日前的评价为准。对于吨钢(声测管产能计)供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声测管厂家,根据实际供热面积要求(一年度供热面积计)和声测管产能的2倍,确定错峰期*高生产负荷比例。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应急减排措施。
(3)任务的分解和执行。各城市高峰生产实施方案应以具体高炉设备停产为基础,不得以减负生产方式代替。实施到具体企业、生产线、生产设施和时间段,与高炉配套的焦炉、烧结、球团、石灰窑等生产设备高峰生产比例不得低于高炉高峰生产比例。鼓励地方政府借鉴河北省武安市去产能赛马机制实施高峰生产,通过经济互补分解落实任务,确保设备真正停止,产量真正减少。各地可协调本地区企业轮流排产,但轮流排产企业不得超负荷生产,以保证高峰生产的实施效果。
(4)加强舆论引导。各地要大力宣传高峰生产,对巩固去产能成果、节能减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声测管厂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掌握声测管行业高峰生产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中的各种问题,防止投机,保证声测管行业的稳定运行。
(五)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对错峰生产实行台账管理,通过电量分析、现场核查、台账核查、运输核查、在线监控、卫星遥感等手段,不断跟踪辖区内声测管厂家错峰生产的实施情况。每个城市每月向社会公布企业高峰生产的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将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纳入声测管厂家排污许可证管理,对不按证排污、不实施错峰生产、弄虚作假、错峰生产期间超总排污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工信部境部将及时组织检查,对工作进度明显滞后、问题严重的地区和企业进行约谈,并向全社会通报。